“我在烟大读本科时,就特别喜欢这里的老师和美丽的校园,每次回忆起烟园的时光,一草一木无不在我的脑海中萦绕。”2017年,刘绍丽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,毅然选择回到母校,任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。
以身立教行示范 甘为人梯
在刘绍丽看来,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,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,如果要给予学生一杯水,那么自身必须得拥有一桶水,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,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求学成才的道路上少走弯路。
从教以来,刘绍丽主要讲授《结构化学》《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》《物理化学实验》《普通化学原理实验》等课程,她表示:“不论是什么课程,我都要确保每一堂课做到最优。”六年来教学效果均在良好以上。上过刘绍丽课的学生纷纷表示,“刘老师讲课生动形象,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”“刘老师温柔而坚定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”“因为刘老师的原因,我喜欢上了结构化学”。她用渊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,带着学生们翻过一座座难解知识的大山,发现化学的浪漫。
在教学方面,刘绍丽一方面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,学习他们整体上的教学组织、教学设计和教学掌控,以及多年形成的教学方法、知识建构和授课特色,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,从开始的模仿,到独立,再到创造,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;另一方面,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培训,弥补自己在教学实践、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不足,从资深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身上学到他们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,学习他们多年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方法和经验。她积极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比赛,经过院赛、校赛、省赛,最终分别获得山东省第九届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和一等奖,实现学校理科组一等奖从无到有的突破。
以赤子之心教学 传递热爱
刘绍丽对教学怀有赤子之心,她常将“热爱”和“用心”挂在嘴边,刻在心里。谈及自己所讲授的课程,她回忆道:“《结构化学》是一门很难理解的课程,我在读研期间三年学了三遍。”《结构化学》是基于“四大化学”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化学课程,所涉及量子化学和微观体系——分子、原子及电子的结构等,跟现实应用联系性难,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。刘绍丽入职开始便接下了这门“天花板”级别的课程,为了讲好每一堂课、每一个知识点,她下了不少“苦功夫”。PPT反复重构、修订和打磨,查阅大量资料及学术前沿成果,从课件的布局到板书的设计,从整体结构的谋划到重难点的聚焦,刘绍丽力求每一步都做到精益求精,始终践行着教育的初心。“课前的一天,我几乎是一整天都在备课的状态。”刘绍丽如是说。
“老师要热爱教学,用心教学,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”刘绍丽认为只有做到如此,教育才能真正达到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的效果。在课堂上,刘绍丽多采用案例教学、探究式教学、问题导向教学等,经常性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,“爬黑板”是每一堂课上必不可少的内容。刘绍丽表示,只有能清楚地将知识讲出来,才是真正的掌握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,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做到“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。”课后,刘绍丽及时跟学生交流沟通,及时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建议,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美。“只有老师能够传递好知识的美,学生才能从老师身上、课堂上感受到这个知识本身的魅力。”刘绍丽说道。
科研是教学的“源头活水”,如何做到科研教学两手抓?刘绍丽的回答依然是:“因为热爱,教学和科研我都爱。”刘绍丽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,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,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;主持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1项,教育部高教司第二批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,烟台大学“体美劳”教改专项1项,指导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省级立项1项,烟台大学开放实验室项目立项2项,发表教研论文4篇。
以真诚对待学生 潜心育人
“好老师是学生的人生航标灯,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。”刘绍丽深刻体会立德树人的重要性,秉持这一理念,她坚守教育初心,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。从教以来,刘绍丽始终坚持“以学生为本”,用心用情待学生,她相信,教师的用心,学生是能感受到的。教好每一堂课,讲好每一个知识点,做好每一个工作内容,育人理念自然会“润物细无声”。
刘绍丽的课堂是严谨的,但是在课堂之外,她又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,积极帮助学生,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工作建议,给考研的学生提供专业课辅导并随时解答他们的疑问,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与好评。她始终相信,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,更在于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交流。曾经学生对她说的一句:“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温柔与力量”,让她印象深刻。对刘绍丽而言,自己能带给学生精神上的力量正是教师的意义所在,不仅能够激励学生,更是对自己的一份鼓舞,让自己能够更加潜心教育,为学生的人生之舟点亮智慧明灯。
师者,以责而耕,春风化雨;以爱育人,润物无声;以勤为径,践行担当。在教育的道路上,刘绍丽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,砥砺笃行,续写她与学生们的光阴故事。